水域救援的基本程序
1、侦查:
询问知情人、无人机高空侦察等方式掌握了解事故水域水文信息、被困人数、时间、位置和周围危险源等信息。
2、现场评估:
结合侦查掌握的信息,评估队伍自身实力是否满足救援需求和现场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情况,标记危险区域和危险目标、绘制现场草图。
3、现场警戒
警戒人员对救援区域进行封控严禁无关人员和船舶进入救援区,设置出入口,作业区、管控区、安全区等功能区域。
4、安全防护
救援人员必须穿好个人防护装备,在保护下实施救援。如需潜水作业时,必须由专业潜水员着潜水服下水,并采取安全措施。
5、制定救援行动方案
绘制作业现场平面草图;确定营救方法、具体通道、备用方案,以及出现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等。
6、救援准备
根据救援行动方案做好装备、场地、通信和后勤准备。
7、展开救援
水上救援应秉持“先抛、再划、后游”的救援理念;潜水救援应优先选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搜救行动。
8、救援结束
清点救援装备和人员,填写救援信息,归队后进行战评总结。
水域救援的基本准则
水域救援是一项突发性强、时间紧、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和危险性大的救援行动。消防救援队伍在开展水域救援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救援局水域救援“五个绝不允许”规定,遵守“简单、快捷、安全”的基本准则。
1、个人防护装备必须穿戴整齐
2、使用正确的救生工具;
3、携带适量的救援器材;
4、尽量使用简单及有效的救援方法
5、入水救援是水域救援最后的手段和方法;
6、不穿着宽松或笨重的衣物入水救援:
7、尽可能不要把安全绳系捆在身上,如果必须系捆时,要确保救援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解脱;
8、入水救援前,必须在上游设置观察员,最近的岸边设置安全救助员;
9、一般情况下应从河流上游开始展开搜索及救援工作,如需要也可以在河流两岸同时进行;
10、依靠社会联动力量增援
11、要设置第二救援保护措施,并确保足够的增援力量;
12、要保持救生船(舟、艇)的稳性和平衡,以免翻覆
13、在涉水前进时,要使用木棒或其他辅助工具,探水深和水底的情况,二假假如发现漩涡时,要绕行,以免被吸入地下水道;
14、救援人员不可背负重物下水,如背囊、担架等;
15、水面主绳的架设应与水流方向呈45°倾斜角度,防止二次伤害
16、救援的优先等级,首先是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然后是队友的安全,最后是被救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