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救援技术救生步骤
水域救生方法的使用,应由较低危险性的方式到高危险性的方式依序应用原则如下
1、试着引导被困者进行自救;
2、先尝试用岸上为基础的救援;
3、用小船协助救生;
4、完全用船为基础的救生;
5、进入水中或游泳救生;
6、直升机是高危险性的选择,应于其他的救生方法失败或不可能的情形下才考虑使用。
水域救援技术分类
岸上救援技术、入水救援技术、绳索救援技术、舟艇救援技术
接触救援
定义:通俗讲就是救援人员在岸上徒手对接近岸边的伤者或溺水者进行施救。
训练要点:
1.抓紧岸边固定物件、在身体上系上安全绳或在同伴协助稳定重心的情况下进行,避免滑入或被被救者拉入水中。
2.通过喊话的方式安抚、引导被救者,避免被救者因为情绪恐慌、不知所措,导致救援行动失败。
3.若被救者不在救援人员徒手接触范围内,可利用适合的辅助物(例如衣物、树枝、浆片、蒿杆等)进行救援,将被救者拉回岸边。
抛绳救援
定义:将抛绳包或者连接绳索的助浮物抛给被救者当被救者双手紧握绳索或助浮物后,把被救者拉上岸的一种救援方法。
训练要点:
1.抛绳(物)前要预判被救者与自己的距离,便于施救的地点进行救援
2.在激流救援中,离被困者较近时瞄准被救者的头部或者略微上游方向进行抛投。离被困者较远时将抛绳(物)抛投至下游方向,利用时间差,让被困者能够拉住绳索。
3.激流中,被救者抓握绳索后,除紧急情况外不得直接收绳索将被救者拉上岸,而应拉紧绳索以钟摆的方式,借助水流的惯性把被救者冲向岸边,待被救者靠近岸边后再把其救上岸。
拦截救援
定义:在激流救援中,为防止上游救援失效时,救援人员在下游设置拦截网/绳作为保护救援的一种措施。
训练要点:
1.在利用拦截网进行救援时,绳桥架设高度要适当,要保证拦截网的三分之一沉于水中,当拦截成功后,救援人员在拉网救人时,要防止拦截网被水中的障碍物缠绕、勾住。
2.在利用拦截绳进行救援时,如果两岸的救援人员感受到被困者冲击绳索的力量较大,可以顺着水流方向进行移动或者适度放长绳索,减缓冲击力。
涉水救援
定义:涉水救援是救援人员以涉水行进的方式靠近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的一种救援技术
训练要点:
1.涉水时,救援人员应双手握稳蒿杆,插向前方水底,蒿杆应与水面呈45°,蒿杆长度约为身高的1.5倍
2.救援人员涉水时,身体稍向前倾,以弓箭步姿势缓慢前进,每步移动范围约为30cm一50cm;水流平缓时,可双脚交替前进;水流湍急时,前进和后退应当按照先蒿杆,再后脚,最后前脚"的方式行进;侧移时应按照“先前脚,再后脚,最后蒿杆”的方式行进
游泳救援
定义:是指救援人员通过游泳的方式靠近被困者将被困者救至安全区域的一种救援方法。救援时,救援人员可携救生圈、浮力板等开展施救
训练要点:
1.游泳救援通常采用从上游向下游追赶接近的方法
2.在靠近有意识的被困者时,要保持2一3米的安全距离,在稳定被困者情绪后,尽可能从后方靠近,防止被困者对救援人员自身带来危险
3.常用的救人姿势应当是让被救者侧身,救援人员只手臂穿过被救者的腋下,用力夹住其前胸,用手掌托住被救者的头部,采用侧泳的方式游向岸边。
舟艇救援
定义:是指利用救生艇对被救者进行救援的一种方法,利来w66所谈的主要以冲锋舟(橡皮艇)等有动力的救援为主。
训练要点:
1、舟艇发现溺者时是由下游往上方前进,由船上救援手指导驾驶手前进方向及左右。
2、接近溺者时驾驶手的速度应放慢并打空档接近溺者位置为驾驶手能目视为安全位置,再由救援手以高跪姿往外准备拉住溺者
3、救援手拉住溺者后以身体往后的力量将溺者拉进船上。
横渡救援
定义:救援人员利用绳索搭建至被救者区域的绳桥作为救援通道,通过攀爬绳桥横渡至对岸,岸边人员利用牵引绳将被救者救回岸边的一种方法
训练要点:
1.要尽可能利用灾害现场稳固的大树、坚硬的岩石作为绳索架设的支点,必要时可利用钢钎等物品制作牢靠的支点。
2.科学利用机械倍力增益系统或使用牵引器收紧绳桥。
3.攀爬横渡时,要改变以往的“老方法、旧模式充分利用单项制停滑轮,提高横渡效率。